近4年来,柯桥区不惜投入人力、财力和物力,强势开展“五水共治”,不仅一举清偿了长期累积下的“环境欠债”,千百年来传诵的“山阴道上行,如在镜中游”的鉴湖美景也再次回归。
这还不够。重拾自信的柯桥,为了捍卫“江南水乡”的荣誉,乘势而为,再出“大招”——今年1月,全长234.5公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全面完成;今年4月,投资3900万元的南向北活水工程全面完成;5月,全长51.3公里的排涝快速通道又全线贯通……而此前,北向南活水工程亦已建成启用。
至此,一个“大区域引水、分区域换水、全水体净水”的“引水活水体系”构建完成,既着眼整体排水活水,又致力局部引水活水,还注重水体循环活水,为剿灭劣Ⅴ类水提升河道水质、再现江南水乡秀美风光,提供强有力的工程性、基础性保障。
经检测,至今年6月底,柯桥区318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已基本剿灭,27个市级考核水质监测断面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17.9%。而在曾经商贸三产发达、人口集聚、剿劣难彻底的柯桥街道,86个小微水体水质监测断面全部达到了省标Ⅲ类水及以上,其中Ⅱ类水59个。
水,曾经改变了柯桥,今天依然在改变着柯桥。
如今,这个闻名全球的“国际纺织之都”,再不是几年前那个“草丛间失落了一个‘大湖’”的柯桥。因为有了鉴湖、瓜渚湖和大小坂湖的“三湖同辉”,又有了东方水上乐园的“点睛之作”,柯桥的“水文章”越做越大,进而成为省内外闻名的又一个“运动休闲文化旅游之都”!
看小桥流水、听韵味越剧、赏鉴湖湿地,无处不闻禹风、随处可触水魂。容光焕发的金柯桥,让人细细回味那一段段水的历史、水的文化、水的传承……
大区域河道畅通工程——让河道“畅”起来
5月17日,柯桥区又一次创造了“治水奇迹”——全长51.3公里的快速排涝通道全线贯通,这意味着从根本上解决了平原水系最为头疼的难题,也为“平原治水”提供了一个“治水样板”。
柯桥区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,水系发达,河湖众多,可因为它的北部地区,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地形,河道水位几乎没有位差,造成水体的流动性差、自净能力较弱,河道富营养化现象十分严重。
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,柯桥不惜巨资,在2008年就作出了实施“河道畅通工程”、开建“快速排涝通道”的决策。
快速排涝通道,其实就是新拓宽一条穿越柯桥城区以北的整个平原、直通钱塘江的河道,起点为钱清镇西小江,终点至滨海工业区滨海闸,总长51.3公里,总投资16亿元,并被列为省重点工程。
这确实是一个“河道畅通工程”,它将柯桥北部地区的钱清镇、华舍街道、安昌镇、柯开委(齐贤镇)、滨海工业区(马鞍镇)全部串连在一起,在实现防洪、排涝的同时,最终实现全区域的输水、引水,全面改善这一区域的河网水质和水环境状况。
因为工程浩大,又受到拆迁等因素的影响,工程共分6期实施。
十年辛苦不寻常。十年中,在钱塘江边建成了滨海闸枢纽工程;十年中,共拆除了35万平方米的房屋;十年中,对原有河道进行了串连、拓宽、疏浚、护岸、绿化及桥梁改建;十年中,整条河道拓宽到了50~100米,防洪标准提高到了50年一遇、治涝标准20年一遇。
整个工程河道在今年5月全线贯通,下半年全面竣工。建成运行后,可新增排涝能力299立方米/秒。
十年耕耘,一朝收获。快速排涝通道,宛如一条银练,将柯桥北部平原的广阔水域串连成线,两岸秀色如画。
由于通向钱塘江南岸的快速排涝通道被打通,柯桥城区及北部平原的防洪排涝难题也一朝得到了破解,与此同时,还为柯北平原畅通活水,特别是安昌、齐贤、华舍一带水域活水清水带来了利好。
对古镇安昌的活水引水作用尤其明显。安昌镇是绍兴的知名古镇,94条河道纵横交错,有着浓郁的水乡情韵。但由于地势低、人口密集、产业集中,使该镇成为“锅底镇”,换水速率不快,水质相对较差。而今,排涝通道如一支巨大的吸管深入该镇,只要北出口开闸放水,那么可以让古镇河道的水“活”起来。
分区域城镇活水工程——让河道“活”起来
如果说,“快速排涝通道”解决的是柯桥北部平原的“引水”难题,那么“双向立体式引水活水工程”,解决的主要是柯桥城区与镇村河道的“活水”难题。
自原绍兴县政府迁址柯桥后的十多年间,城市建设快速发展,人口密度骤增,水体自净能力减弱,“水质差”一度成了多数人的心病。
2012年,柯桥区投资1.6亿元,正式开建具有历史意义的“北向南活水工程”。这是基于横贯浙东北的杭甬大运河的开通,为柯北平原带来了富春江水而作出的一大举措,以彻底解决“平原水乡”流动性差这一个“老大难”问题。
该工程按照“大河畅通、小河封闭”原则,引进从主城区北边穿越的水质较好的杭甬运河水,利用南北向的中心河道——管墅直江建成封闭式引水通道,在主城区中小河道形成封闭区以分隔水系,利用泵站和节制闸调节引水排水流量。
2016年,另一项投资3900万元的“南向北活水工程”也全面开建。
该工程位于柯桥主城区南边的大坂湖直江与萧甬铁路交汇处以南约150米处,采用泵站与闸坝相结合的方式,引入来自南部鉴湖优质清澈的水,采用枯水期翻水、丰水期自流的活水方式,改善浙东古运河、城区西南侧河道及大小坂湖水质,并向东北方向的水域辐射,提升主城区西部的水流动力条件,达到“以动治静、以清除污”的目标。
2014年,北向南活水工程全面建成开通。2017年4月,南向北活水工程也建成启用。自此,一个“南向北”和“北向南”的双向立体式引水活水体系,全面构建完成。两个工程采用“封闭式换水”的方式,直接受益面积26.67平方公里,辐射53.8平方公里整个建成区,为城区及周边约50万居民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。
整个双向活水工程效果明显。到目前为止,柯桥主城区北向南活水工程运行累计达7.5万小时,向主城区输入水源12.1亿立方米,相当于85个西湖库容量。
双向引水工程,使得柯桥城区河道水质均为Ⅱ-Ⅳ类,处处展现碧波荡漾、水清鱼显、水草摇曳的江南水乡风光,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,为发展水上旅游产业打下了基础。
在柯桥城区实施双向立体式活水工程的同时,各镇(街道、开发区)也根据自身实际,实施局地性水域的集镇和村庄活水工程,目前共涉及柯桥、华舍、安昌、钱清、齐贤、马鞍、杨汛桥、福全等12个镇街,多则投资1500万元,少则几万元,总投资达数千万元,建设翻水泵站引水活水,使全区总共受益的村(居)达74个。
全水体生物净化工程
——让河道“净”起来
从某种意义上说,印染业的强势整治,截污纳管工作的全面展开,引水活水工程的次第兴建,解决的是“外因”,要彻底改善水质,同样需要解决“内因”。
三年多来,柯桥区以一鼓作气的雄心、一战到底的决心,持之以恒痛斩截获污损河道的“污龙”。
2014年的“清三河”行动,一举整治消灭了垃圾河137条、黑臭河82条、拦河坝129条。2015年,通过“低小散”块状行业整治提升、城区及周边1万余亩渔业捕捞权拍卖,又清除了一部分污染源。2016年,按照“北工、中商、南游”的原则,又一次性关停了64家印染企业,并集中搬迁到北部的印染产业集聚区,“断臂求生”的壮举削减了污染河道水质的最大隐患。三年还清除河道淤泥649万立方米,相当于前八年总和……三年治水,使得柯桥全区河道水质得到大幅度提升。
但柯桥区要打造江南水乡典范,让鉴水更清、河道更美,还需要在水体自我循环净化上再下功夫。
三年多来,柯桥区注重水域天然净化、生态良性循环工程,采取人工辅助和建设的办法,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生物净水工程的内容。
一方面开展驳岸生态化改造、沿岸绿化及景观建设,三年中,与全国中小河道综合治理等工程项目相结合,以建设生态休闲河道、最美河道比赛等活动为载体,先后对瓜渚湖、古运河、鉴湖、大小坂湖、瓜渚湖直江等大小河道、湖泊进行整治和建设,到目前为止,全区共建设生态岸坎长达106公里、绿化河岸203公里。
另一方面,积极通过水面绿化、放流鱼苗、投放贝类生物、养殖菌种等多种手段进行生态修复。目前,全区面上推广种植的狐尾藻、金钱草等水草总面积12.6万多平方米。近三年区财政总投入120多万元,开展全区面上较大规模集中式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3次,共6个品种、6600万尾鱼类。
今年7月4日,柯桥区2017年首次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柯岩风景区举行,区水电局共在鉴湖水域放流鲢、鳙、鳊、黄尾密鲴等4个品种、1600多万尾夏花鱼苗。
今年1月至7月,柯桥区已投入财政资金70.8万元,在鉴湖江、漓渚江、柯岩风景区等主要水域,分两次放流鱼苗共2739万尾,钱清、福全、柯桥、湖塘等镇街也加入行列,自行开展增殖放流鱼类和投放贝类活动。
这一生物净化工程,已成为柯桥区剿灭劣Ⅴ类水生态修复行动的又一重要举措,通过“以鱼治水”“以鱼净水”,可以使柯桥的水更加清澈。
“新妆荡新波,光景两奇绝”,古代诗人笔下的水乡美景正在柯桥重现。柯桥水城“水上游”等水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。